二、网络时代的审计风险防范
1、应用审计软件,对相关网络系统进行实时跟踪。
首先对被审计单位的网络系统进行评价,并利用专用的审计对比软件,将存放于数据库不同地址的同一种数据进行自动比较,以形成相应的记录文件,并对有差异的文件数据进行详细审查;其次对被审计单位的自动检测数据库软件和恢复软件进行审查和评价;再次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异常贸易,通过网络进行预警提示,以降低审计风险。
2、建立审计服务信息库。
审计人员可将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信息,通过网络建立一个完善的大容量的信息库,这些信息包括被审计单位的背景资料,最新动态和一些以前审计的档案信息,以便以后开展审计时查阅和运用,这样将可大大减少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相应地降低了审计的风险。
3、加强对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进行审计。
在网络中运行,信息的安全性即可靠性和保密性构成了审计的风险防范和控制的重点。首先对网络系统职责分离情况进行审查,遵循的原则仍为不相容职责必须分离,但侧重对数据的输入、输出,软件开发和维护及系统程序修改或管理等之间的关系处理进行审查;其次对被审计单位网络结构进行分析与评价,以确认防范黑-客侵入的能力;再次对被审计单位的系统容错处理机制,安全管理体制和安全保密技术等作深入的了解,以评价其系统安全性的等级,从而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
4、加强内外部安全控制机制,配备可靠的硬件设备。
如增加防火墙设备,增加数据加密及路由加密设备,增加备份硬盘等;建立安全的运行环境,为会计系统建立一个相对开放且安全级别较高的专用局域网,合理设置多层加密关口和防火墙,以防范黑-客侵入的能力;对网络系统职责进行分离,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5、完善软件的设计,提高网络通信效率和效果。
降低减少或消失审计线索的可能性,降低软件出现异常错误的可能性。选取性能优良的网络操作平台和网络传输配套设备,选择基于优良数据库开发平台的会计软件,提高软件使用者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改进数据录入技术,采取扫描录入,使用自动转帐功能,保持数据的正确完整。
6、建立全网络审计的法律环境。
由于网络时代社会的信息化加大了社会的不确定性,法律在规范社会经济秩序、控制社会的不确定性上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在网络经济中法律的重要性将更为突出更是一种形式和方法。